既往PABA-CHF試驗比較了房顫合并心衰患者肺靜脈隔離與房室結(jié)消融聯(lián)合雙室起搏的療效,結(jié)果顯示肺靜脈隔離顯著改善6 min步行距離和LVEF,但沒有對死亡率等硬終點事件進(jìn)行比較。
2018年2月1日,新英格蘭雜志(NEJM)發(fā)表了一篇關(guān)于房顫合并心衰導(dǎo)管消融的文章,比較了LVEF約為35%的心衰合并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房顫患者,行導(dǎo)管消融與藥物治療的遠(yuǎn)期效果。平均隨訪37.8個月,對患者死亡率及心衰惡化再入院率等硬終點進(jìn)行比較。NEJM還發(fā)表了同期評論員評論。
患者入組情況(圖1):篩選3013名患者,共納入398名患者,將患者進(jìn)行隨機(jī)分組,最終有363名患者隨訪至主要終點,其中消融組179名,藥物治療組184名。
圖1
患者基線特征見表1,可見紐約心功能分級(NYHA)以II級最多,消融組和藥物組分別占58%和61%;III級次之,分別占29%和27%。房顫類型以持續(xù)性房顫為多,消融組和藥物組分別占70%和65%,其中超過一年的持續(xù)性房顫分別為28%和30%。消融組和藥物組的左房平均擴(kuò)大至48.0 mm和49.5 mm,LVEF分別低至31.5%和32.5%。
表1 患者的基線特征
最終結(jié)果見表2。結(jié)果顯示,消融組的主要終點事件顯著降低。次要終點,消融組的全因死亡、心衰入院、心血管死亡及心血管入院相比藥物治療組顯著降低。
表2 主要和次要臨床終點
比較兩組患者的KM生存曲線,可以見到無論是心衰惡化和全因死亡的主要終點,還是二者的復(fù)合終點,消融組較藥物治療組均具有明顯優(yōu)勢。
圖2 KM生存曲線
通過患者的ICD程控記錄,可以獲得兩組的竇性心律維持情況,結(jié)果顯示消融組為63.1%,藥物治療組僅為21.7%。
隨訪末期兩組的LVEF均有提高,但在消融組平均達(dá)8.0%,其中陣發(fā)性房顫合并心衰患者提高約7.1%,持續(xù)性房顫合并心衰患者提高約10.3%。而在藥物治療組僅為0.2%。
因此,對于房顫合并大心房心衰患者來講,導(dǎo)管消融仍是最佳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xiàn):
[1] Marrouche NF, Brachmann J, Andresen D, et al.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 2018 Feb 1;378(5):417-427. doi: 10.1056/NEJMoa1707855.
[2] Khan MN, Jaïs P, Cummings J, et al. Pulmonary-vein iso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 2008 Oct 23;359(17):1778-85. doi: 10.1056/NEJMoa070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