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發(fā)現(xiàn)
相比于對照,共病驚恐障礙的慢性抑郁患者更常報告抗抑郁藥副作用,尤其是胃腸道、心臟、神經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副作用;
相比于對照,共病驚恐障礙患者的抗抑郁藥副作用與抑郁癥狀轉歸的相關性更強;
上述效應并未見于共病社交恐怖及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 |
除療效外,抗抑郁藥不良反應也可影響治療的成敗。然而,哪些抑郁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藥時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以及可能出現(xiàn)何種不良反應,預測難度仍很大。人們已經發(fā)現(xiàn),共病焦慮障礙可預測抗抑郁藥治療期間的副作用,以及更差的治療轉歸;其中,驚恐障礙備受關注。
一項針對既往研究數據的二次分析中,研究者探討了以下課題:相比于未共病驚恐障礙的抑郁患者,共病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藥時是否更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以及更顯著的藥物不良反應是否會導致更差的治療轉歸。研究納入了2002-2006年間808名抑郁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每兩周一次、針對抑郁癥狀及特定副作用的評估,觀測時長為12周。為確定這一潛在效應為驚恐障礙所特有,研究者還對另外兩種焦慮障礙——社交恐怖癥和廣泛性焦慮障礙(GAD)進行了探討。研究于1月3日在線發(fā)表于J Clin Psychiatry(影響因子5.408)
研究中,抑郁癥狀使用24條目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DRS)進行評估,而不良反應評估工具包括患者自評副作用問卷(PRISE)和副作用頻率、強度及負擔評定量表(FIBSER)。PRISE評估了8個生物學維度(胃腸道、心血管、皮膚、神經、眼/耳、泌尿生殖、睡眠及性功能)的26種副作用;FIBSER由Rush等針對STAR*D研究研發(fā),包括三個問題,采用Likert7分制,分別從總體上評估了副作用的頻率、強度及損害,信效度理想。
808名受試者的平均年齡為44.16(SD 12.41)歲,女性占55.9%,未完全緩解的抑郁癥狀持續(xù)≥2年;85人(10.5%)罹患驚恐障礙,123人(15.2%)罹患社交恐怖癥,85人(10.5%)罹患GAD。39人罹患多種焦慮障礙。主要結果如下:
相比于對照,共病三種焦慮障礙者出現(xiàn)各類副作用的比值比(Shankman SA, et al.)
副作用
▲ 相比于未共病驚恐障礙者,共病者存在至少一個維度副作用的比例更高(95.3% vs 86.3%, OR = 1.79 [95% CI, 1.08–3.00]);
▲ 共病者更容易遭受胃腸道副作用(OR = 1.6 [95% CI, 1.0–2.6]),心臟(OR = 1.8 [95% CI, 1.1–3.1)、神經系統(tǒng)(OR = 2.6 [95% CI, 1.6–4.2])和泌尿生殖道副作用(OR = 3.0 [95% CI, 1.7–5.3])。
▲ 社交恐怖癥和GAD患者中未發(fā)現(xiàn)上述效應。
與治療轉歸的相關性
▲ 共病驚恐障礙參與介導了抗抑郁藥副作用頻率/嚴重度與抑郁癥狀轉歸的相關性:副作用頻率、嚴重度及損害程度升高與抑郁癥狀加重的相關性在共病驚恐障礙患者中更為強烈。
▲ 社交恐怖癥和GAD患者中未發(fā)現(xiàn)上述效應。
討論
調整基線抑郁嚴重度后,共病驚恐障礙的抑郁患者發(fā)生特定抗抑郁藥副作用的比例更高,提示這些副作用并非單純由于抑郁更嚴重。另外,上述效應并未出現(xiàn)在另外兩種焦慮障礙中,這一結果進一步強調了焦慮障礙的異質性。先前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GAD和社交恐怖癥更容易發(fā)生在抑郁癥之前,而驚恐障礙則更容易發(fā)生在抑郁癥之后。
驚恐障礙可預測胃腸道癥狀、心臟、神經及泌尿生殖副作用的發(fā)生,而非皮膚、眼/耳、性功能等,這一模式可能反映出驚恐障礙與較強的內感性知覺相關;換言之,驚恐障礙患者更容易體察到抗抑郁藥治療期間的身體變化。例如多項研究顯示,相比于對照或其他焦慮障礙患者,驚恐障礙患者對自身心臟狀況(如心率)的覺察程度更高。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驚恐障礙患者具有更高的焦慮敏感性,進而可能將一些現(xiàn)象歸因為副作用。
綜上,本項研究提示,慢性抑郁患者共病驚恐障礙報告抗抑郁藥副作用的可能性更高,尤其是胃腸道、心臟、神經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副作用;針對這些患者,副作用與抑郁癥狀轉歸的相關性更強。上述效應并未見于社交恐怖及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面對此類患者,臨床醫(yī)師應詳細排查副作用,用藥時也應謹慎小心,以盡可能降低副作用對患者主觀體驗及治療轉歸的影響。
信源:Shankman SA, et al. Side Effects to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Comorbid Panic Disorder. J Clin Psychiatry. https://doi.org/10.4088/JCP.15m1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