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發(fā)表在雜志PLos One上的研究在已知具有高風險的人群中進行了研究,評估了基于人群的AF相關卒中患者的數據,并檢查了卒中前房顫的管理變化以及治療次數不佳的原因。
此項研究的研究人群為南倫敦卒中登記冊(SLSR),其是一個持續(xù)的以人口為基礎的登記冊,記錄了患者一生的中風情況。自1995年至2014年期間調查了AF的患病率和中風前使用預防抗血栓藥物的趨勢。結果進行多變量邏輯回歸分析,以評估與適當管理相關的因素。
此項研究結果顯示:在登記的5041名患者中,816例(16.2%)在卒中前被診斷為房顫。AF相關卒中在黑加拿大和黑非洲患者中大幅增加,占1995-1998年總體隊列的5%,至2011-2014年增加到25%(p <0.001)。
高危卒中AF患者的抗凝處方(CHADS2評分[> = 2])從9%(1995-1998年)增加到30%(2011-2014年)(p <0.001)。使用抗血小板治療在所有時間段(43%至64%的高?;颊撸┲懈R姟@夏昊颊撸?gt; 65歲)使用抗凝劑的可能性明顯較低;種族、性別與抗凝無關。
此項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AF相關的中風發(fā)生在可以預測的高風險的人群中,但目前尚未規(guī)定最佳預防治療。老年人盡管卒中風險高,但仍然很少使用抗凝劑治療。
原始出處:
Jain V, Marshall IJ, et al.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and management of pre-stroke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South London Stroke Register, 1995-2014. PLoS One. 2017 Apr 14;12(4):e0175980. doi: 10.1371/journal.pone.0175980. eCollection 2017.